这里是Z哥的个人公众号
每周五11:45 按时送达
当然了,也会时不时加个餐~
我的第「148」篇原创敬上
大家好,我是Z哥,先祝大家端午节日快乐。节日期间就发篇比较短的文章吧。
人在职场混,开会应该是本职工作之外花时间最多的事情。
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参加过一些又臭又长的会议。最差的会议甚至在开的时候让人昏昏欲睡,而开完之后对工作并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。如何避免这种情况?最有效的办法是不开会……开个玩笑。
长期以往,我们的工作效率必然是低下的。因为我们自己的潜意识认为“我在忙啊,我并没有摸鱼”。
自从我做管理工作以来,参加会议的频次大大增加,也组织过很多会议。从中提炼了一些高效会议的经验分享给你。(头脑风暴等性质的会议不在本次讨论范围)
对于开会,其实在思路上就已经注定了是否会低效。
很多人认为,好不容易叫来那么多人在一起,就是要趁大家都在的时候讨论问题。
如果整个团队认为这样的想法很正常,你去看,他们在会议上肯定会频繁跑题。好一些的情况是,在次要的方面花很多时间讨论;更坏的情况是,从会议的主题A跑到话题B,甚至是话题C。
所以,开会的思路一定要转变一下,讨论只是过程,不是目的。我们的目的是解决问题。
一旦当会议偏离出会议发起时要解决的问题,就应该要拉回来,不能任其跑偏。
谁来拉?当然是会议主持人咯。所以待解决问题的首要负责人作为主持人最为合适。
但是很多时候有比主持人职位更大的boss参与的话,这个时候会议的把控容易被boss带偏。如果发生这种情况,我建议主持人可以说,“当前讨论的问题我们晚点讨论,一个一个来,先把最先聊的这个问题搞定了。”
所以,第一个高效会议的原则已经出现了:明确开会要解决的问题。并且保持控场。
没有主线的会议将会是一匹脱缰野马,聊到哪全看缘分,而且对与新话题无关的参会人来说就是浪费时间。
除了这一点之外,还有一些其他的细节也有助于举行一场高效的会议,我来一个一个说。
01 会议准备到“就绪”状态
做会议前的准备不仅仅是“有准备”,而是要达到随时可以使用的“就绪”状态,不要等到用的时候才发现缺这缺那的。毕竟在开会的时候,耽误的时间可是要乘以人数的,成本翻了好多倍。
像我平时开会几乎都是用电脑的,所以我会将相关的文件提前在电脑上打开好,避免中途再翻文件夹。如果需要连某个特定的局域网在线浏览的话,会提前10~15分钟到会议室,把VPN连好,把网站打开。
02 明确会议时间
这点很重要,我认为它的重要性仅次于会议主题。
除了会议的开始时间外,我建议再将会议的预计持续时长提供一下,给参会人一个锚点。比如,一场会议提前告知了预计半小时结束,参会人只要上点心,自然会刻意避免聊偏离主题的内容。
03 提前告知议程
提前把议程给到参会人的好处多多。
首先,参会者可以知道整个会议会如何开展,准备工作可以做得更充分。
其次,他也对自己发表观点的时间节点有了预估,不会怕自己说不上话而半路插嘴。
最后,对于只涉及到一部分会议内容的参会者,何时能离席、提前退出会议有所预估。好给自己安排其它的事情。
04 会议结束前总结行动方案
衡量一个会议是否高效的标准很简单。除了会议的时长外,就是会议之后会多少工作是可以开展的。前者越少,后者越多就是高效的会议。
所以,在会议结束前把解决本次会议主题相关的行动方案总结一下,落实到相关的责任人,是一个看似可有可无,却是一个衡量该次会议效果好坏的好方法。
如果发现可以执行的行动方案寥寥无几,说明本次会议的效果不佳。是准备不充分?还是什么其他的原因需要考虑一下,好考虑后续措施。否则这场会议的成果便会不了了之,被大家抛之脑后。
好了,就这么多。总结一下。
本篇呢,Z哥和你分享了我对进行高效会议的一些经验。最最重要的一点是:明确开会要解决的问题。并且保持控场。
其次,还有4点也能起到促进作用:
- 准备到“就绪”状态,随时可用
- 明确会议时间,特别是预计持续时长
- 提前告知议程
- 议结束前总结行动方案
希望对你有所帮助。
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: https://zacharyfan.com/archives/1243.html
关于作者:张帆(Zachary,个人微信号:Zachary-ZF)。坚持用心打磨每一篇高质量原创。欢迎扫描二维码~
定期发表原创内容:架构设计丨分布式系统丨产品丨运营丨一些思考。
如果你是初级程序员,想提升但不知道如何下手。又或者做程序员多年,陷入了一些瓶颈想拓宽一下视野。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「跨界架构师」,回复「技术」,送你一份我长期收集和整理的思维导图。
如果你是运营,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束手无策。又或者想了解主流的运营策略,以丰富自己的“仓库”。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「跨界架构师」,回复「运营」,送你一份我长期收集和整理的思维导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