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评估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

这里是Z哥的个人公众号

每周五11:45 按时送达

当然了,也会时不时加个餐~

我的第「121」篇原创敬上

 

上周的《解决问题的能力 > 10倍程序员》发出后,有人给读者给我留言说,让我写一写「如何评估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」。那么就趁热打铁继续把这个话题给写了。

 

先来想象一个我们每个人都遇到过的场景。

 

假如现在有一个未知的、有一定难度的任务摆在你面前,然后你你认识的人里找一个搭档来共同完成,这个时候你脑子里第一个浮现出来的是谁?

 

我想,能出现在你脑海里的这个人必然在你心目中有一个特别的标签——「靠谱」。被贴上这个标签的人往往就是你身边解决问题能力最强的人。

 

 

人都是喜欢确定性的事物的。特别是当你面对一个不确定的事情的时候,能有一个给你带来更多确定性的人与你搭档,自然是每个人所最期待的。

 

因此,这样的人在职场上往往升迁很快。哪怕没有升迁,他们的个人影响力也会很大,具有不小的话语权。

 

 

那么,他们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在哪呢?
 
其实也没什么大的不同,大家所走的“路线”都是一样的。区别在于,这部分人在这条路上不断向前,而其他人可能早早的就停下脚步了。

 

这条大家都一样的“路线”就是——「教育」的过程

 

 

/01 给目标,给方式/
最开始,我们都无法独立解决问题,只能是模仿着去解决问题,需要别人手把手教。

 

比如,4+5=9这个简单的算术,大人会通过掰手指数数的方式来教你,4该怎么用手指表示,加上另一个数字怎么表示。然后你以后就会按照这种方式运用到十以内的加法运算中。

 

 

/02 给目标,给范围/
等我们有了很多“方式”的知识储备之后,教育的导向会慢慢变成不直接给你方式,只给一个范围。

 

比如,给你一个三角形,让你算出他的面积。但是你知道计算三角形面积相关的定理和公式有不少,得从中找出最适合的才能高效的答题。(正弦定理、余弦定理、勾股定理、……)

 

 

/03 只给目标/
再往后,当你掌握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后,教育的导向慢慢会变成只给你一个目标,其他啥都不给,你自己想办法解决。

 

比如,大学时期的论文,就给你一个课题,怎么去研究、去得到这个课题的结论,没有人手把手教你,也没有人给你划范围。

 

这个阶段是一个分水岭,很多人会停留在第二阶段,到不了这里。因为这个时候没有任何的“提示”,需要你从自己的整个知识体系中找到一个目标或者问题的解决方案。能不能成功的关键取决于是不是耐得住寂寞,愿意不断地从知识储备中摸索各种方式、方法去尝试,甚至是补充新的知识进来。

 

能真正踏入这个阶段的人,在职场里很容易成为一个企业的中层,或者更高,必然是核心人员。

 

 

/04 什么都不给/
最后一个阶段,没有任何的提示。
 
「解决问题」的前提是得有一个「问题」。前面的三个阶段,问题都是别人提供的,到了这个阶段,需要自己去发现问题。除此之外,与第三阶段无异。

 

要做到这点讲起来很鸡汤,就是你得有主动性,有探索精神,有不断寻求更优解的精神。

 

正如前一篇文章《解决问题的能力 > 10倍程序员》所说,问题其实就是「现状与预期的差距」,而这两点经常是由每个人的主观判断决定的

 

所以,别人没有看出问题的点,可能你就可以看出来。要做到这点这依赖两个前置条件,

 

  • 你得有足够的知识储备看得懂现状中的问题有哪些?导致这些问题的关键在哪? 
  • 你有意愿去主动发现问题。(想不想主动是每个人的自由)

 

不过,有的人可能只是想活的轻松自然一些,不愿意去主动发现,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。

 

能踏入这个阶段的人,在职场中常位于企业高层,给其他几个阶段的人提出目的/问题的人往往就是他们。

 

 

以上的这个路线,就是一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低到高的演进过程。

 

判断一个人当前处于哪个阶段,从他应对问题的方式上可以看出端倪。我稍做了一下分类,仅供你参考和探讨。

 

如果一个人遇到问题经常是头痛医头、脚痛医脚,那么可以判断他最多处于第二阶段。因为一个问题的根源如果真的那么浅显,也不会这么容易被解决,甚至是产生它。

如果一个人看似讲的有理有据,但是经常很轻易的下结论,那么他不可能达到第三阶段,但是比刚进入第二阶段会好一些。

 

为什么不能达到第三阶段呢?因为结论下的太轻易,往往意味着容易「以偏概全」的,凭借一些直觉在做判定。这样的情况下,很难经常在可选择范围内选出最优解。

 

如果一个人会习惯于刨根问底,寻求根源、本质,便意味着他已经进入了第三阶段。这类人还会经常出现的表现是,一个问题,大家都聊完了、散伙了,他会自己回去会继续研究。然后会拿他研究的结果自己来和你聊,最终你被他说服。
这样的人在职场中真的很受欢迎和重用。因为问题在他们手里会越变越少,而且新的问题会越来越进入到细枝末节。

 

能达到这一阶段的人往往也可以精准的提出好问题,而不是提一些无关痛痒甚至是不知所云的问题。
 
如果一个人总能从大家习以为常的现状中不断地挖掘出问题来改进,那么他就属于第四阶段。但是这样的人真的凤毛麟角,百里挑一。

 

如果你在职场中会出现觉得好闲,没事做的情况,那么意味着你至少还没有达到这个阶段。
因为问题是解决不完的,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,当用一个新的事物解决一个老的问题之后,新的事物本身就会带来新的问题。

 

 

对照一下自己的情况,看看当前处于哪个阶段吧。如果希望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,可以看看我的上一篇文章《解决问题的能力 > 10倍程序员》,里面有分享我自己的思路和方式方法。

 

 

好了,总结一下。

 

这篇呢,Z哥先分享了一个观点:当一个人被评价为「靠谱」,其实就意味着解决问题的能力强

 

但是他们走过的路,和其他人都一样,完全符合「教育」在不同阶段的思路,「给目标,给方式」、「给目标、给范围」、「只给目标」、「什么都不给」。只是他们一直在向前,而其他人在半路就停下了。

 

随后分享了通过一些常见的现象来判断一个人当前处于哪个阶段,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。

 

我们在社会上、在组织里,存在的意义就是来解决问题的。但是,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性。

 

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你有所启发。


原创文章,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: https://zacharyfan.com/archives/1029.html

关于作者:张帆(Zachary,个人微信号:Zachary-ZF)。坚持用心打磨每一篇高质量原创。欢迎扫描二维码~

微信公众号

定期发表原创内容:架构设计丨分布式系统丨产品丨运营丨一些思考。

如果你是初级程序员,想提升但不知道如何下手。又或者做程序员多年,陷入了一些瓶颈想拓宽一下视野。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「跨界架构师」,回复「技术」,送你一份我长期收集和整理的思维导图。

如果你是运营,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束手无策。又或者想了解主流的运营策略,以丰富自己的“仓库”。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「跨界架构师」,回复「运营」,送你一份我长期收集和整理的思维导图。

Leave a Reply

发表评论

电子邮件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ZacharyFan.com © 2019 | WordPress Theme: BlogGem by TwoPoints.